大连瓦房店市妇联积极开展“留守儿童关爱”活动
伴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,出现了“留守儿童”这一特殊群体。大连瓦房店市妇联从2006年开始,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瓦房店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,通过加大对留守儿童工作的投入,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帮教制度,整合学校、家庭、社会资源,真正从生活、学习、身心健康等各个方面关心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,不断赋予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的内涵。 一、调查摸底,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为全面掌握全市留守儿童基本情况,瓦房店市妇联专门召开各妇代会主任工作会,统一思想,深入摸底,并以座谈、走访等形式进行广泛调查。据统计,全市30个乡镇、办事处共有留守儿童1300人,其中,女童358人。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,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。档案的内容包括:学生的学习情况、行为表现,家庭详细地址,父母姓名、务工地点和单位、联系电话以及临时监护人的详细情况等,目的是要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基本情况,能够因人而异,有针对性地开展留守儿童工作。在留守儿童档案中看到,留守儿童有典型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缺陷,集中表现为:任性、冷漠、自卑、郁闷、失望、敏感、孤独、不安、胆怯等。 二、建立阵地,创建留守儿童家长学校 各基层妇联组织充分利用当地中、小学校的现有资源,成立了以主管书记为组长、妇联主席为副组长,相关村党支部书记、中小学校长、班主任老师为成员的组织机构,专门负责留守儿童工作,并精心策划组织创建“留守儿童之家”。到目前为止,全市共建立“留守儿童之家”93个,其中,杨家满族乡中心小学和得利寺镇中心小学被评为大连市农村“留守儿童之家”,赵屯乡河洼村“留守儿童之家”被评为辽宁省农村“留守儿童之家”。 自“留守儿童之家”成立以来,有的学校在教室紧张的情况下还专门腾出2-3个教室,建起了活动室、图书室、健身娱乐场所等,并逐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。现在大部分“留守儿童之家”已配备电视机、电脑、桌椅和百余册儿童图书。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的建立为“留守儿童”提供了课外活动场所,使他们在放学后和节假日有一个真正愿意去,并且能够受教育、长见识、陶冶情操、交朋友的好去处,为留守儿童健康、快乐地成长创造了平等和谐的环境。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第二个家,不仅温暖了他们的心灵,也净化了他们的思想,使外出打工的父母放心地去工作。 三、加强领导,完善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留守儿童家长学校以班级为单位,由各班主任老师负总责。瓦房店市妇联还发动社会力量,为留守儿童家长学校配备了法律、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志愿者,帮助留守儿童辅导功课,为他们讲授未成年人的伦理、心理和生理以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识,及时对留守儿童疏导教育,减轻他们心理压力,遏止他们一些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发生。留守儿童刘莉莉,从小父亲病故,母亲常年在外打工,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,形成了内向孤僻的性格,见人总是低着头,不爱讲话。针对这种情况,我们心理咨询志愿者给她做心理疏导,帮助她解决心病,不管什么活动,大家都让她参加,通过一段时间的关心和疏导,她慢慢地变得开朗起来。留守儿童刘滋源与姥姥一起生活,她在做作业时,遇到不会的问题就哭,老人帮不上忙,孩子很自卑,也不愿意向其他人请教。针对这种情况,瓦房店市妇联就请老师给她做单独辅导。大多数留守儿童都随爷爷奶奶、姥爷姥姥,以及其他亲属等监护人一起生活,由于他们能力、家教知识有限,难以有效承担起孩子的家庭教育的职责,我市妇联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了培训,开设了形势教育、法制教育、心理疏导等知识系列讲座,为监护人和家长解答关于家庭教育、家庭关系、人际关系处理、心理调节等众方面的困惑,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监护人和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,解决了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,使留守儿童能够在良好的家教环境中成长,有效地促进了和谐家庭的建设。 四、创新载体,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瓦房店市妇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,以留守儿童家长学校为平台,积极整合社会资源,根据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,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,使全市留守儿童与全市未成年人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。以“双合格”活动为突破口,开展了以“争做环保小卫士,我为家庭做贡献”、“传承民族精神,做合格小公民”为主题的书法、演讲比赛等丰富多样的儿童道德宣传活动和以“我的家教故事”、“我的成长故事”为主题的征文活动,促进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,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加小公民道德实践活动,使留守儿童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迪,帮助他们增强集体荣誉感,树立自尊心、自信心、自豪感;妇联将家庭生活困难的留守儿童纳入了“春蕾计划”的资助范畴,对留守儿童给予资助,不允许一个留守儿童失学;配备“代理家长”,及时掌握管理留守儿童学习成绩、日常行为;加强整治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,注重开展法制宣传教育,侧重心理矫正疏导;设置亲情电话,与学生沟通情感,弥补其缺失的亲情,使留守儿童在学习之余,得到生活上的温暖。 两年来,瓦房店市妇联在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,以 “留守儿童关爱”行动为着重点,不断地拓展和延伸留守儿童的服务范围和空间,制定了一整套留守儿童家教管理制度,为“留守儿童” 营造了一个健康成长的家庭氛围和社会环境。
来源:中国妇女网
|